【中国网】多肽技术为海洋生物产业链注入绿色基因
科技感的外墙,井然有序的楼宇,走进山东深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仿佛置身于大学研究院,科研氛围扑面而来。
这是一家在海洋生物科技领域具有创新研发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企业,成立短短8年,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及山东省“专精特新”企业等称号,现已成为国内一流多肽原料供应商和健康养殖方案提供商。
“我们从事海洋生物医药的研发已有十几年的时间。”谈起公司的发展史,总经理吕志成回忆道,近年来国家明令禁止滥用抗生素,一时之间市面上多数生物养殖饲料因无法达标退出市场。在这样的背景下,山东深海生物筛选出的多肽化合物——氨基乙酰丙酸一时炙手可热。
“发现该多肽物质的过程如同大海捞针,科研团队经过了无数次的提取,做了无数次实验,终于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吕志成介绍,深海生物自主研发的多肽产品,用在饲料添加剂中,可以支持动物更好的生长,多肽不会产生耐药性,能达到类似抗生素的效果,还能达到抗生素所没有效果,比如调节机体免疫,炎症的愈合、促生长等功能。目前,威海的好当家,烟台的东方海洋,养殖的对虾、刺参,还有三文鱼都有广泛应用,从客户的反映来看,用了添加多肽的饲料以后,养殖经济效益和品牌效益都有不错的体现。
发现新型多肽物质后的山东深海生物一路高歌。随后的几年里,颠覆性发明低成本、规模化的绿色生物制造技术替代传统的化学合成,这种合成方式只通过发热管制备,就可以源源不断地生产多肽物质。改变了以往只能从南极生物中提取多肽物质的情况,打破了日本SBI公司在国际医药和保健品市场的技术垄断。
围绕多肽技术这一核心,深海生物与美国杜克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等众多院校科研机构形成产学研合作,共享“国家海洋药源生物种质资源库”和“中科院微生物高通量筛选平台”,设立三大研究实验室,致力于新型生物添加剂、海洋生物保健食品、医用食品、多肽药物等创新型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在全国率先打造安全、绿色、高效的健康养殖新技术、新方案、新模式,推动行业良性发展。
今年4月份,深海生物正式入驻黄渤海新区,业达城发负责人介绍,早在两年前,新区在对项目的综合性、前瞻性做了详细的考察后,成立了专班与深海生物进行多次接洽,终于“追”来项目连接落户。考虑到深海生物科研及生产的实际需求,业达城发集团将位于无锡路八号的资产全部投资给深海生物,目前该投资已全部完成,该项目为集团公司第一个以股权方式对外投资的项目。
来到黄渤海新区,深海生物有了一片新的天地可以大展拳脚。吕志成说:“在政府的支持下,我们以多肽为核心做了一个产业链,从产品的研发、应用,再结合,串联起上下游的企业,像烟台的大乐饲料、宗哲渔业养殖,甚至辐射到烟台以外的一些区域,真正形成了产业链条。”
未来,深海生物依托三大实验室,会延伸一些新的品种。像氨基酸及氨基酸的衍生物,包括一些药物的前体等,将不断去突破,研发更多的品种。通过与国内外科研院校的双向合作,共同研发、共同转化、共同受益,不断壮大烟台海洋生物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