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中秋佳节倍思“清”国庆长假不忘“廉”
中秋、国庆“双节”将至,近期,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过“2023年中秋、国庆期间‘四风’问题监督举报曝光专区”对5起涉及违规接受宴请、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节日多发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进行通报。5起通报典型案例可以看出,中秋、国庆“双节”既是家人团聚的日子也是“四风”问题高发的节点,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守节点、寸步不让。
提高思想政治站位,夯实理论武装根基。只有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和政治站位,才能持续巩固思想防线。思想境界是一种修养,一种情操,它来源于日常工作、生活中坚持不懈的学习。作为党员干部,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把学习当成一种政治责任,才能不断夯实廉洁从业思想基础,大力汲取优秀廉洁文化思想内涵,把廉洁从业理念贯彻于工作中的每一个过程、每一个环节,从而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自觉克制一己私欲,不断强化自律意识。古人云: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邪生于无禁,欲生于无度。一个人能否保持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极少数党员干部随着权力、地位的提升,头脑中的贪欲增多,经受不住现实的诱惑,逾越底线触犯党纪国法而“身陷囹圄”。这些反面典型案例警示教育我们要不断锤炼思想纯度,戒贪欲、少权欲、寡物欲、去色欲,用浩然正气抵制恶欲,择其善者而从之,努力把生活欲望打造成道德品牌和政治品质。
公私分明谨慎用权,牢牢守住廉洁底线。党员干部只有把握好“公”“私”界限,才能正确用权、干净用权,自觉守好廉洁自律的底线。“公”是“廉”的载体,“私”是“贪”的温床。“公”“私”关系把握不准、处理不好,加之思想上放松警惕,行动上出轨越界就在所难免。从近期中纪委通报的内容看,极个别党员干部因为“情感资本”而不自觉地混淆公私,逾越公私界限,无形中埋下腐败的“导火索”;更有一些掌握了丰富公共资源的干部,被别有用心的人靠“感情关系”攻破廉洁风险,走上违法犯罪之路而追悔莫及。党员干部必须正确处理好个人的情感,划清公私界限,把握好公私情理的尺度,积极投身到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的实际行动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