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网】0.02毫米孕育一个产业链
当前,随着我国航空航天、能源和国防等领域的蓬勃发展,对大型航空薄壁件、空间站大型舱体结构件等大型复杂精密构件的高效高质量加工需求愈加旺盛,创新性研究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在这样的背景下,烟台清科嘉机器人联合研究院秉承“产、教、研”一体的协同发展路线,经过多年的研究,大型固件加工精度已达世界领先水平。
“大型精密构件的加工,难就难在精细,0.02毫米我们也能玩得转。”走进机器嗡鸣的清科嘉研究院实验车间,清华大学博士马梓健指着由清科嘉研发的5自由度并联加工机器人介绍道。
精密大型筒类固件直径3米以上,长度12米左右,风电叶片长度是60米。在传统加工里,局部加工需要人工移动大型固件,加工设备不仅固定而且体积庞大。此外,传统加工装备如机床、工业机器人等,也难以实现更为精密的加工。
5自由度并联加工机器人的“问世”完美解决了问题。该机器人主轴具备立卧转换能力,一次装夹可以加工零件的5个面。这样灵活的自由度颠覆性地将传统加工模式变为固件不动由人远程操控机器人移动加工,在操作便捷度大幅提高的前提下,可以减少60%的损耗,固件成本也随之降低。
“这样的移动操控精度,已经可以控制在0.02毫米,这在全世界是遥遥领先的,更是弥补精密加工空白的。” 清科嘉研究院负责人翟启锟说道,“在清科嘉,像这样的加工机器人还有很多种,由这样一批先进机器人组成的‘清科嘉式’车间,我们叫它移动式加工中心。”
随着技术的成熟,“科技之花”逐渐生长结出“产业之果”。这各方面的不断推动下,0.02毫米的背后,一条高新科技产业链正孕育出一个振奋的未来,那便是9月份将开工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
“届时,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将采用清科嘉研发的移动式加工中心,致力于更高效地为新区空天海战略装备制造城提供大型精密固件。”烟台力凯数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车美威介绍道,产业园里将会入驻固件加工材料的供给侧企业和以力凯数控为主的一批生产、销售企业,形成一个完全可以“自给自足”的产业链。
据了解,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为业达城发创投与力凯数控和清科嘉团队合作共同建设运营。该园区选址环磁山国际科研走廊,占地约150亩,是开发区十大制造业特色产业园之一,项目一期总投资6亿元。园区主要依托清华大学、哈工程等高校,组建由清华大学刘辛军教授为带头人的博士技术团队,致力于高端装备制造国产化研制,解决大型结构件加工“卡脖子”问题。
车美威说,产业园有包括清科嘉在内的精英研发团队,先进的生产技术驰名中外,所以园区内产业链的“上游、下游”招引工作非常顺利,基本已经“满员”,作为供给侧的“上游”,计划等园区建设到一定规模进行招引,同时还计划引入德威动力、国华减速机、机械工业机器人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等关联企业,构建高端装备设计制造产业链。
产业园的建立对我区发展意义重大。业达城发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区将持续关注项目进展,并从上下游整合、协调融资、项目代建等多个方面为园区建设运营提供支持,构建新型城投企业的产业生态体系。